今年以来,新疆分公司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,把精细化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,在“降本”上见真招、在“提质”上求实效,深耕管理“责任田”,细挖经营“效益源”,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。一季度,新疆分公司实现利润总额完成预算的100.10%,较去年同期增长6.86%,营业收入完成预算的116.9%,较去年同期增长27.82%,交出了一份提质增效“破圈”突围的亮眼答卷。
制度筑基,撬动管理效能升级
吉郎德剥离项目部根据车辆情况制作清洁器空滤,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;大南湖七号矿选煤运营厂利用井工矿废旧材料进行小改小革,项目成本投入有效减少;大南湖选煤运营厂成立攻关小组先后对设备进行10余项改造,降本增效成果十分显著……基层各项目提质增效一项项有力举措,是新疆分公司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写照。
面对复杂市场环境,新疆分公司认真践行“补短板、优结构、提质效、扬优势”十二字方针,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,坚持从内部管理上找突破,制定《2025年度提质增效工作实施方案》,根据总体方案细化专项措施,形成“目标—责任—考核”全链条闭环管理链条,确保“任务分解到位、压力传导到位、责任落实到位”。
在此基础上,同步制定了《新疆分公司基层项目班子和中层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》《新疆分公司一般管理人员考核评价办法》《新疆分公司机关中层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》等相关制度,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的应用,有效推动“组织精简化、资源集约化、流程高效化”,形成“组织瘦身、流程提效、资源盘活、人才赋能”四位一体的优化体系,进一步降低非生产性成本,提升发展内生动力。
安全兜底,筑牢防线根基升级
“我们不应把安全只当作成本,安全其实就是竞争力,是效益。只有确保安全合规,企业才能往更高质量、更大规模发展。”经理丛云龙说。
新疆分公司从细节入手,从短板着眼,突出严抓严管,针对点多、面广、战线长、环节多、系统复杂等实际情况,组织开展边坡管理、高处作业、吊篮运输、临时用电等方面专项排查,从重点区域全覆盖巡检,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上墙;从设施设备和器械工具定期检修更换,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开展……让本质安全促提速、增效益。
结合“平安一季度”活动,利用安全办公会、班前会、日常培训等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,积极组织开展“五不作业”大讨论活动和“三分离”建设,引导基层项目主动给自己立规矩、定标准,提升项目自主管控能力。一季度以来,累计组织警示教育45场,开展“五不作业”大讨论35场,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。
刚性考核,推动工作落实升级
“要推行重点项目、重点事项‘专班+督办’管理模式,充分利用KPI考核机制,着力解决机关部门、基层项目工作滞后、责任落实打折扣及干部职工‘躺平不干、盲目蛮干、违规乱干’等‘吃大锅饭’现象。”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,新疆分公司这样部署。
4月份以来,新疆分公司接连印发《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专项通报》《已完工未办理末期结算考核通报》等多份季度考核通报,涵盖分包采购、预算、资金管理等各方面,直击项目管理痛点。“考核不是目的,而是倒逼管理精细化的‘指挥棒’。”党委书记姚述明说。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、项目评级直接挂钩,倒逼各层级从“被动执行”转向“主动管控”,形成“人人肩上有指标”的良好责任生态。
针对应收账款积压顽疾,调整完善应收账款专项考核体系,特别是加大长账龄、逾期款项的考核力度,并建立经营管理部、工程管理部、财务资产部“三部门联动”机制,深入分析工程验收、竣工结算、工程资料移交等制约因素,对工程验收、资料移交等堵点推进转化债权速度,从而尽快实现相关项目清欠目标。
下一步,新疆分公司将牢固树立“现金为王”理念,进一步规范完善管控体系,明确责任人、工作标准、奖惩制度,深挖项目成本管控潜力,优化施工组织,做实二次经营,构建高效运营体系,推动企业提质增效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(党建工作部 马亚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