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辽阔无垠的华夏大地之上,有一片充满神奇色彩且炽热无比的地域——新疆哈密。此地,太阳的烈焰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,气温时常飙升至40多度以上,似乎妄图将一切生命的活力尽数蒸发。然而,就在这片酷热难耐的疆土之中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始终坚守在煤炭洗选运营的岗位之上,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,谱写着一首首感人肺腑的劳动颂歌。
有幸涉足哈密南湖二矿,这片蕴藏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土地,宛如我国能源版图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。煤炭洗选运营,作为将原煤转化为优质能源的关键步骤,对于保障国家能源的供应、助推经济的发展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而那些坚守在岗位上的人们,无疑是这一重要使命的默默承载者。
清晨时分,当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哈密大地的静谧,洗选厂的工人们便已开启了一天的繁忙。他们身着厚实沉重的工作服,头戴坚固的安全帽,步伐沉稳有力地踏入那弥漫着煤尘与热气的车间。此时,气温已然开始逐步攀升,可他们的眼神之中不见丝毫的退缩与犹豫。
车间之内,机器的轰鸣之声震耳欲聋,仿佛在急切地诉说着煤炭洗选的紧迫性与重要性。庞大的洗选设备在高温的烘烤之下,散发着灼人的热气,恰似一个个熊熊燃烧的火炉。然而,工人们却能熟练自如地操作着各类仪器与按钮,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每一道生产工序。他们的额头早已密布汗珠,顺着脸颊源源不断地流淌而下,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之上,瞬间便被蒸发得杳无踪迹。
在这酷热的环境之中,每一次呼吸都仿若在汲取滚烫的气流,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比平日更多的力气。但工人们未有丝毫的懈怠,他们深知自身所肩负的责任重大无比。每一块历经洗选的煤炭,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汗水与对工作的执着热忱。
一位年轻的机电技术员小张,其面庞被晒得黝黑发亮,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,可他的双手却始终稳稳当当操作着设备。他言道:“此地虽说酷热难耐,但我们的工作绝不能停歇。每一块煤炭都关联着远方的灯火与温暖,想到此处,再热我亦能坚持。”他的话语质朴平实,却透露出一股坚毅的力量,那是对工作的忠诚以及对责任的担当。
而老朱,一位在洗选岗位上耕耘多年后返聘的老师傅,他经验丰富,技艺娴熟。在这般高温之下,他依旧谨小慎微地巡检着设备,凭借他那敏锐的目光捕捉着任何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。他表示:“从事我们这一行,就得忍耐酷热,经受得住考验。煤炭洗选不容许出现丝毫差错,此乃我们的使命。”他的眼神中满溢着坚定与自豪,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,在这一刻仿佛都幻化成了荣耀的勋章。
时至中午,太阳高悬于天空,气温抵达了一天中的巅峰。车间内的温度更是使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内。但工人们仅仅是匆匆喝上几口水,擦一把汗,便再次投身于紧张的工作之中。他们的午餐或许只是简便的盒饭,然而在这短暂的休憩时光里,他们的笑声和交流声却充满了整个车间,那是一种在困境中相互扶持、彼此鼓励的温暖。
在这片土地之上,坚守煤炭洗选运营岗位的人们不但要与高温展开较量,还要抵御风沙的侵袭以及干燥气候的考验。然而,他们的心灵恰似那深埋于地下的煤炭一般,历经岁月的沉淀与磨砺,愈发坚韧且璀璨夺目。
他们的工作或许看似平凡,但他们的精神却无比崇高伟大。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劳作,为国家的能源事业默默贡献;他们用坚守和付出,诠释着劳动的价值与意义。在这40 多度的高温之下,他们的身影化作了这片土地上最为动人的景致,他们的故事书写着人类与自然、与困难顽强抗争的宏伟篇章。
当夕阳西沉,余晖倾洒在洗选厂的厂房之上,他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。拖着疲倦不堪的身躯走出车间,可他们的眼神中却满是满足与欣慰。因为他们深知,今日的坚守,是为了明日的光明;今日的付出,是为了未来的希望。
矿山上的夜晚繁星闪烁,宁静而又美妙。而那些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工人们,他们的梦想亦如同这璀璨的星空一般,高远而又明亮。他们将持续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之上,凭借自己的双手,创造更为美好的明天。(高鹏成)